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餐廳:【紙教堂】Paper Dome 新故鄉見學園區
│ 地址: 埔里桃米生態村紙教堂
│ 網址:http://paperdome.homeland.org.tw/
│ 價格:100元/人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上個週末Malu和龍哥一起到埔里的紙教堂去試試他的新鏡頭(嗚嗚~我也好想換個單眼啦)
也順便一償我想好好逛逛紙教堂的心願
因為一直以來,malu對教堂都有一種莫名的憧憬
也許是因為對建築的喜好,而許多的教堂由於對於神祉的尊重與景仰,往往會蓋的特別細緻與華麗
像是高地的聖家堂,大概就是我人生非去不可的一個地方了!

△還沒進入園區,就能夠看見這個被荷花池給圍繞的漂亮建築

△紙教堂本身不算是特別奇特或華麗的建築物,畢竟帶有一種哀傷的氣質,是具有莊嚴與隆重的味道
【紙教堂】Paper Dome
講到紙教堂,得要從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說起
當時一場芮氏規模7.2的大地震,造成神戶67000棟房屋全毀,4500人罹難
後續的大火就連鷹取教會也被燒的只剩下一尊耶穌像
而這名建築師【坂茂】為了盡一份心力,正式提出紙教堂的構想
於是完成了一座外牆以玻璃纖維浪板構築,內部以長5公尺、直徑33公分、厚1.5公分的58根紙柱支撐
教堂可以容納80個座位

△湖畔的倒影,讓紙教堂的畫面好美麗阿
可別小看這間小教堂
在當時的災後情況,教堂扮演了重建時,人與人關係鏈結的重要角色
成為了當地社區營造與社區集會的重要地點
而1999年,芮氏規模7.3的921大地震襲擊台灣中部
光是埔里就有超過6000戶房屋倒塌,205位的罹難者
當時神戶的義工以及NGO、學者等等都來到台灣分享重建歷程與社區營造的經驗
一直到2005年
Paper Dome計畫遷移,新故鄉基金會的董事長廖嘉展提出將紙教堂移植到台灣
經過了一年規劃、一年申請,一直到2008年才正式遷建完成

△從另外一個角度欣賞紙教堂,下方看起來很像是一個長方形的開放性貨櫃

△就連教堂內的座位也是利用了紙管

△紙教堂的屋頂有點像是馬戲團的帳篷,利用奇妙的張力結構撐起整個頂端

△紙教堂園區秉持了生態區的自然觀念,許多的可愛小池子

△不同的反射角度,能看見不同的景觀,水真的是最奇特的鏡頭

△在園區內,簡言之就是水、植物與藍天的交織,包覆著紙教堂的小帳篷(我真的覺得紙教堂的頂端很像馬戲團的帳篷>"

△在紙教堂的旁邊,有一個以綠色線條組合而成的餐飲區與商品區

△強烈的光影,是不是讓畫面的切割更加有對比的魅力

△用餐區的中間出現這個有趣的隔牆,利用線條的延伸帶出空間的變換,整個區域運用了許多虛空間的呈現

△這個大臉盆超棒的!裡面畫的其實是整個埔里區域的大地圖

△回到最前方的荷花池,帶大家看一下這裡的美麗生態環境喔!



△不知道為什麼,上面的這幾張照片,讓我想起浪漫派的藝術作品,強烈的光影特別的有魅力

△這個像是戒指的圈圈,似乎是桃米生態村的象徵

△Malu很認真的用小DC捕捉到了蜻蜓的畫面,被龍哥笑說以後要用大砲啦>"

△這朵漂亮的白花,好像更能映襯紙教堂的肅穆哀傷,與重建的毅力和韌性

△這艘小船很有趣,不覺得很像在上面插了一束香在祭拜??

△換個角度看,是不是更像了>"

△門口的指標適用美麗的蝴蝶圖樣,Malu個人很喜歡這個

△這是Malu買的紀念品,說到青蛙,和桃米村有絕對的關係,呆會Malu再陸續分享相關的青蛙東西

△其實只要一進桃米村就會看到一隻很大的木頭青蛙,因為這可是桃米村的代表喔,復育後的桃米村擁有全台種類最多的青蛙哩

△廁所的指標也是用青蛙來表示男女生

△有沒有注意到這個指標,也是青蛙耶,還淘氣的給我個【呱】>"

△最後給大家一個美麗的藍天喔~白雲像棉絮般飄散
Malu覺得埔里真的是個好地方
桃米村擁有許多值得來遊玩的景點,不管是紙教堂園區或是生態村本身
附近Malu以前有住過的石上清泉也很棒,顏氏牧場適合閤家大小去露營玩樂
就連山上的濟南大學也是一片開闊的美麗
大家有機會可以來這裡逛逛喔!
下次Malu想去造紙龍手創館看看~再跟大家分享嘿~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