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北投的杜鵑粉嫩盛開,似有與櫻花一較高下之姿
Malu這次趁著難得週末放晴
決定到北投去郊外踏青一下
雖然不是第一次去了,不過還是很想分享一下北投的春天陽光
【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:無料】
首先就是這座以綠建築聞名的北投圖書館
像是方舟一般停靠在北投之上
溫潤的木質建材與石材的完美箝合
看似不規則的造型
實則考量了節能效用的綠化設計
這座達到九項指標的綠建築圖書館,真的可以說是台灣環保建築的典範
半高架的形象,讓圖書館像是浮在公園之上
流動型的建築外圍都是綠色植物的包圍,大自然與結構融合產生的自然通風採光
以及屋頂的太陽能板都是能夠節能減碳的精準設計
只可惜Malu的運氣似乎不太好
連星期天都會碰上剛好休館,所以只能在外圍拍拍照,過過乾癮,下次如果開館的話再來去裡面好好的體驗一下綠建築的神奇力量
△北投圖書館臨水面,流線而不剛硬的外型,與公園河道自然結合
△春天難得溫暖的陽光,讓杜鵑也感受到溫暖似的恣意綻放
△荷花池
北投圖書館旁的公園地
小荷花池也不甘示弱的爭妍鬥艷
瞧那像是呼應天空豔陽般的花瓣,讓荷花開綻的極其奔放
△北投溫泉博物館
【北投溫泉博物館:無料】
北投地區最為著名的當然就是這棟充滿歷史性的北投溫泉博物館
從1913年的北投溫泉浴場建設至今也快要百年歷史了
兩層樓的仿英式洋樓是當時最大的公共浴場,二樓的木造建築則用來當餐廳和娛樂室
△英式的磚造和二樓的和式木造建築相結合,加上浴場旁的彩繪玻璃點綴甚是美麗阿
雖然這棟建築充滿了歷史
不過一直到了1998年才開始修復,台北市政府將它修復成史蹟類的博物館
現在北投溫泉博物館列為第三級古蹟
分為一二樓展區
但是卻是從二樓入口進入,館內的參觀有人數的限制,而且要換拖鞋才可以
△戶外的草坪綠地,映襯的這棟建築更加美麗,凸顯出不同的時代感也成為拍照的熱門景點
△入口處的大紅燈籠很有日本風味
△注連繩(しめなわ),也是日本著名的稻草繩結,有神聖、祈福、開運等等意思
△二樓裡面是一片很大的和室,但不能進入,只能沿著木製走廊走
△沿著動線看向窗外,可以看見不同的建築風貌,而中庭的天井下有著一株應景的櫻花樹(但是是假的啦)
△日式的屋頂與和式拉門,結合羅馬柱式的奇妙風格,很有當年崇洋的時代味道
△下樓的樓梯維持著木造風格
△一樓的公共浴場擁有獨特的玻璃馬賽克窗
△這就是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模型了(這是二樓的入口處)
△這個浴場反而很英式,磚造的牆與內部的瓷磚表面,加上拱門形成的重重走廊,倒有異國的浪漫風味
△牆上針對浴場的不同角落,描述著不同的歷史
△老舊的瓷磚和這個綠色區塊(以前用來遞東西的開口)都是牆上所描述的故事主角阿
北投溫泉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好地方
除了可以體現混搭建築的美,還能細細品味跨越時代的歷史文化
身處其中,想像當年風光的樣貌,也是難得的樂趣之一
從窗口向外望去
熱情的陽光奔向戶外的草坪,川流不息的遊客各自取景,想記錄各個難得的畫面
讓建築內外都變成了值得欣賞的角度
△沿路有著賣菜和大鵝蛋的阿婆以及賣雞蛋糕的正妹
△于右任避暑寓所【梅庭】
【梅庭:無料】
這個地方大家應該就比較不知道
因為它可是今年一月才開放的新景點阿!
有【一代草聖】美名的已故監察院前院長于右任在北投的避暑寓所
一直到今年北市府花了兩千萬整修後才正式開放
梅庭採全木造的建築
由於承重量有限,一次只能容納三十人參觀(當然,還是要換拖鞋)
除了參觀這棟擁有七十年歷史的老建築外,還能欣賞草聖留下的許多書法作品
△光是看這些作品,就如同在美術館一般,浸淫在藝術的洗禮之中
△結合午後陽光,充滿氣質的角落是那麼的完美
△地熱谷的入口,蓋起了一棟有著奇怪結構的房子
【地熱谷:無料】
還記得以前來到地熱谷
滿滿的觀光客,總是會拿一堆的雞蛋、玉米還是其他零零總總的食物
準備到地熱谷去燙熟,尤其溫泉蛋是必吃的景區特色食物
但這次再訪,除了人潮不再之外
地熱谷已經圍了起來,僅供大家參觀那冒著煙的水面
那大家在煙霧中吃溫泉蛋的畫面早已成往事
只不過北投溫泉仍然是相當知名的!
微綠的溫泉水讓這裡又稱作玉泉谷,是日治時代的八勝十二景之一
△禁止了煮蛋的活動之後,讓地熱谷以更生態的方式規劃
一整天下來
如果連同今天未開放的北投圖書館也能夠進去的話就更完美了
是個充滿人文氣息、自然生態與歷史建築的免費旅程
如果想要在台北來個免費的週末小旅遊,北投真的是個好選擇唷!
△新北投線很像觀光型電車,車內三節有不同的主題與配置,加上車體彩繪的可愛風格就更有魅力了
- Mar 14 Sun 2010 02:10
《台北北投》無料推薦─免費遊台北系列●春漾北投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